德州市海洋建筑装饰工程有限公司
无机多孔保温板、ZS 外模板现浇混凝土、注塑非注塑复合自保温墙体保温体系项目竣工环境保护验收意见
2019年9月27日,德州市海洋建筑装饰工程有限公司根据《建设项目竣工环境保护验收暂行办法》要求,对公司无机多孔保温板、ZS 外模板现浇混凝土、注塑非注塑复合自保温墙体保温体系项目进行竣工环保验收,验收组由建设单位-德州市海洋建筑装饰工程有限公司、验收监测单位-山东国评检测服务有限公司及2名特邀专家(验收组人员名单附后)组成。验收组进行了现场检查,调查了环保设施建设和运行情况及其它环保工作落实情况,听取了建设单位对工程环境保护执行情况和验收监测单位关于验收监测情况的汇报,经认真讨论,形成验收意见如下:
一、工程建设基本情况
(一)建设地点、规模、主要建设内容
项目名称:德州市海洋建筑装饰工程有限公司无机多孔保温板、ZS外模板现浇混凝土、注塑非注塑复合自保温墙体保温体系项目
建设单位:德州市海洋建筑装饰工程有限公司
建设性质:新建
建设地点:山东德州经济开发区崇德一大道席辛工业园
德州市海洋建筑装饰工程有限公司租赁1#生产车间、2#生产车间及配套办公室等设施,占地3300平方米,项目主要产品为ZS外模板现浇混凝土、注塑非注塑复合自保温墙体保温体系,环评中无机多孔保温板产品不再生产,项目职工定员20人,全年工作300天,实行白班8小时工作制。
(二)建设过程及环保审批情况
2017年8月委托德州市环境保护科学研究所有限公司编制了《无机多孔保温板、ZS 外模板现浇混凝土、注塑非注塑复合自保温墙体保温体系项目环境影响报告表》,2017年11月14日,德州市环保局经济技术开发区分局以德环经开报告表[2017]236号文对该项目予以环评批复。
项目于2017年11月开工建设,于2019年2月建成投入调试(其中无机多孔保温板产品不再建设和生产)。
(三)投资情况
项目总投资1000万元,其中环保投资5万元,占总投资0.5%。
(四)验收范围
本次验收为项目验收,由于无机多孔保温板产品不再建设和生产,因此不包括无机多孔保温板部分。
二、工程变动情况
根据本项目验收监测报告及实际建设情况,该项目实际建设与环评阶段规划不一致主要包括:
实际建设中取消无机多孔保温板生产线。搅拌机采用电镐清理,产生废料回用于生产,不构成重大变动。
项目外模板生产位于1#车间,原料石英砂、水泥在进料、混合过程中产生的粉尘及水泥仓(1#、2#)上料过程中产生的粉尘经收集后通过布袋除尘器处理,由15m高P1排气筒排放。项目自保温砌块生产位于2#车间,原料炉渣、水泥、粉煤灰在进料、混合过程中产生的粉尘经过2台布袋除尘器处理后,分别由15m高排气筒(P2、P3)排放,不构成重大变动。
根据环办[2015]52号《关于印发环评管理中部分行业建设项目重大变动清单的通知》,本项目无重大变动。
三、环境保护设施建设情况
(一)废气
本项目有组织废气主要为外模板及自保温砌块生产工序进料、混合过程产生的粉尘。项目外模板生产位于1#车间,原料石英砂、水泥在进料、混合过程中产生的粉尘及水泥仓(1#、2#)上料过程中产生的粉尘经收集后通过布袋除尘器处理,由15m高P1排气筒排放。自保温砌块生产位于2#车间,原料炉渣、水泥、粉煤灰在进料、混合过程中产生的粉尘经过2台布袋除尘器处理后,分别由15m高排气筒(P2、P3)排放。
本项目无组织废气主要是未被收集的粉尘,车间粉煤灰、炉渣等进出料产生的粉尘,原料水泥筒仓(3#)上料粉尘经仓顶除尘器处理后,均在厂区内无组织排放。
(二)废水
本项目生产工序用水全部综合利用,生活污水经化粪池预处理后,排入德州经济开发区污水处理厂。
(三)噪声
项目噪声主要来源于砖机、切割机、搅拌机、上料机、外模机、风机等设备运行。噪声源强约为70-95dB(A),经基础减震、建筑隔音、距离衰减后,厂界达标排放。
(四)固体废物
本项目的固体废物包括一般工业固废、危险废物和生活垃圾。其中一般固废包括除尘器收尘、自保温砌块检验产生的不合格产品、电镐清理搅拌机废料、沉淀池沉渣,均回用于生产。生活垃圾由环卫部门统一处理。废液压油和废油桶由资质单位处置。
四、环境保护设施调试效果
(一)验收监测期间,生产负荷均达到75%以上。
(二)污染物排放情况
1、废气
(1)有组织废气
验收监测期间,各除尘器排气筒颗粒物最大排放浓度为9.2mg/m3,满足《山东省建材工业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DB37/2373-2018)表2重点控制区排放限值要求。
(2)无组织废气
验收监测期间,厂界各无组织排放颗粒物最大浓度为0.465mg/m3,满足《山东省建材工业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DB37/2373-2018)表3水泥行业无组织排放限值要求。
2、噪声
验收监测期间,厂界四周昼、夜间最大噪声监测结果分别为64dB(A)、54dB(A),均满足《工业企业厂界环境噪声排放标准》(GB12348-2008)中3类标准要求。
3、废水
经监测,项目生活污水满足(GB/T31962-2015)《污水排入城镇下水道水质标准》要求。
五、工程建设对环境的影响
根据监测结果,废气、废水和噪声均达到环评批复执行标准,固废均得到综合利用或妥善处理。
六、验收结论
根据本项目竣工环境保护验收监测报告和现场检查,项目环保手续已经完备,技术资料基本齐全,执行了环境影响评价和“三同时”管理制度,基本落实了环评报告及其审批意见所规定的环境污染防治措施,各类污染物能够实现达标排放,在完善后续要求及验收监测报告的情况下,验收组同意通过验收。
七、后续要求
(一)建立健全环境保护管理制度,建立环保档案。
(二)根据验收监测结果分析,企业厂界颗粒物虽符合排放标准要求,但监测数值较高,厂区及各生产车间粉尘无组织排放仍较多,为有效控制无组织排放,进一步减轻环境影响,提出后续改进建议如下:
1、各生产车间进行有效封闭,包括窗户、天窗等一般不允许有破损出现;在不影响物料生产使用前提下,车间内应安装喷淋设施并定期洒水,保持物料湿度,防止起尘;如影响物料使用,则应采用覆盖方式防止起尘。
2、定期检查各除尘器,提高含尘废气收集率(可以全部封闭的应全部封闭,不能全部封闭的应间可能封闭,如加装软帘等)。核算除尘系统压力平衡及风机压力(全压),确保含尘废气得到有效收集和处理。除尘灰收集处理应防风设计,防止产生二次扬尘。
3、改进现有扬尘控制措施或设施,提高除尘效率。完善生产车间环境管理制度,定期清理地面及设备积尘。
(三)按《危险废物贮存污染控制标准》(GB18599-2001)及修改单要求,规范危废标志和台账,落实收集、暂存及处置环节。
(四)按照环境保护部《关于印发<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信息公开机制方案>的通知》(环发〔2015〕162号)中有关要求,向社会公开项目建设项目相关环境保护信息,接受社会监督。
(五)规范验收监测报告
1、按《建设项目竣工环境保护验收技术指南 污染影响类》规范报告编制。
2、核实除尘灰、不合格品、下脚料、废料、沉淀池泥渣等一般固废产生情况,核实废液压油产生情况。
3、完善废气监测分析。有组织废气进出口均监测的要计算处理效率,未监测进口的说明原因。
八、验收人员信息
见附表。